教师中心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十四五”规划,积极响应学校“四三两高”发展战略,以强师兴校人才提质专项工程为核心,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行动、银龄教师引用提质行动和骨干师资队伍培育行动,锻造一批引领学校发展的骨干师资力量。
一、聚力引育高层次人才,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是定向培养,激发学校自身活力。学校现有定向培养博士教师达80人(含海外攻读博士签订培养协议7人)。另外,累计在对口支援高校攻读博士学位58人,国内其他高校15人,国外攻读博士学位7人。总体来看,学校共有博士20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62人,共82人。

二是精准引进,构建高层次人才集聚机制。学校自实施银龄教师计划和柔性引进人才计划以来,聘任的银龄教师和柔性引进人才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5年3月底,学校有银龄教师41人,有其他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人,合计45人。经云南省教育厅审核,2025年3月学校有34位银龄教师纳入云南省高校银龄教师行动计划,规模位列同类院校银龄教师规模前列。

三是拓展人才发展新路径,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丰富教学案例,提高教学质量,2023年秋季学期跟岗学习46人,2024年春季学期跟岗挂职锻炼22人。

二、实施银龄教师引用提质行动,汇聚优质师资力量

一是深入推进“银龄+青年”教师协作模式,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印发了《关于2024-2025学年实施青年教师导师配备计划》的提案,该计划旨在让银龄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充分发挥他们在“传、帮、带”方面的作用。

二是以开展“银龄大讲堂”为契机,传承银龄教师和柔性引进人才的教育智慧,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师生交流互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力量。2023年共计开展了18期“银龄大讲堂”;2024年开展了32期“银龄大讲堂”;2025年预计开展28期“银龄大讲堂”。


三、多元赋能教师培训,助推教师成长蜕变
自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学校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体系,涵盖在线培训、专题研讨、实践研修等多种形式,紧密围绕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战略与治理、学科建设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师范教育的创新与提升、科研创新与教师队伍发展、现代产业学院的构建与干部能力提升等核心主题组织开展各类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