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宣传部 张玉超)“千忙万忙,不能松了对广大教职工,尤其是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只有干部廉政勤政,教师廉教勤教、严谨笃学,学生才会敏思勤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也才能落到实处。”在开《党风与校风》的专题讲座前,临沧师专那金华校长如是说。
2010年7月16日,距离教育部对临沧师专进行实地评估的时间不到三个月了,临沧师专全体教职工放弃了暑假休息,都惜时如金、紧锣密鼓地完善着各自的工作,以期高水平通过教育部的评估。然而这天,学校却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再敲了拒腐防变的警钟。
本次教育活动由两大部分组成,首先播放警示教育片《背叛与忏悔》,接着,那金华校长进行《党风与校风》的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那校长论述了什么是风气、党风、校风。她还结合儒家文化,谈了有利于优良校风形成的管理之道,得出了要以党风带校风的重要结论。
何谓风气?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社会上众人行为一致的趋向”,“是世代相传做事或行动的社会习惯”,它包含了一个群体一定的价值观,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和标准。
风气很重要,它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关系到人民的安全和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好的、健康的风气是维系人与人的正常关系,社会和谐的需要。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甚至吟出“倘筑太平基,请自厚俗始”(《岁暮感怀诗》)的诗句。
党风和校风是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一所高校至关重要。
党风是政党的作风,是一个政党内通过一定数量的组织和成员的活动反映出来的,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影响的行为方式。它是党组织和党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总称。它是党的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组织和党员行动上的表现,代表了整个党的风貌和形象。党风既作为党员个人思想、行为的风格而存在,又体现为党组织及整个党的风貌和形象,具体表现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诸方面。
校风是校长的作风、老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的总称。校风好比“老汤”,好的校风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孔子在《中庸》开篇就阐明了“什么是管理”,修道之谓教,发扬正道就是教化,就是提升人的科学修养和人文修养。发扬人性,升华兽性,是管理的终极关怀。儒家的管理思想,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其本质来说,与“学习型组织”所表达的管理思想是一致的。
在论述过程中,那校长以一些新颖的理念作论据。如:有度量容忍不能改变的事情,谓之适应;有勇气改变那些能改变的事情,谓之创新;有智慧区别能改与不能改的事情,谓之得道。创新理念应该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创新思维应该是:没有新成份,只有新组合;创新实践应该是:想到了就去做。只有思想是浪漫的,缺少思想的实践是蛮干的,思想+实践=>灿烂的。
最后,那校长分析了学校面临的机遇挑战,要求在抓好党风校风建设这一软实力的基础上,推进学校各项工作迈向前进。
党委副书记赵庆明主持了本次教育活动,最后,她提出两点要求:一、全体教职工要认真消化吸收那校长的讲座内容,领会精神实质;二、各党支部要进一步提高理论学习自觉性。
副校长董大校、纪委书记双春仁、副校长杨宝康参与了上述活动。

上图为校长那金华在做讲座

上图为校党委副书记赵庆明主持讲座

上图为教职工在认真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