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学校与应急管理大学教授黄华,中冶建工投资总监夏世川,工信部智能计算应用产才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成玮,中国电子云教育行业总经理张佳四家企业方代表开展校企合作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阮凤斌主持座谈会并讲话。

阮凤斌对各企业方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与战略方向。他指出,作为一所扎根边疆地区的年轻本科院校,学校以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为目标,确立“四三两高”发展战略,即以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为根基,通过差异化、特色化、国际化路径,重点服务边疆治理、地方产业和中缅合作,推动专业对接产业、人才对接市场、教学对接社会,致力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和沿边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高地。学校将依托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省级唯一布点专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通过联合其他高校开展硕士培育项目,积极开拓跨境职教合作,为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高教支撑。
阮凤斌强调,边疆高校须以开放破局困境,进一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重点围绕无人机、集成电路等特色专业领域,破解产业支撑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发展瓶颈问题。希望校企共建中缅边境应急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将边疆治理实践案例转化为优质育人资源,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学校要以职教实践创新和行业评价体系改革为抓手重构产教融合范式,“打开校门引活水”,将“红旗插在边关上、大学办在国门上”的办学定位真正转化为服务边疆地区发展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

黄华对学校的办学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学校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为当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发展定位准确清晰。基于双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共通点,建议双方携手在应急安全领域开展深化合作:一是推广临沧地区在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实操经验;二是探索无人机技术、新媒体艺术在应急场景的创新应用;三是联合开展应急安全科普宣传工作。他希望以具体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为抓手,形成具有实践价值的实战成果,共同服务边疆地区应急安全治理与社会发展。

会上,校企双方听取了人工智能方向产业学院建设、集成电路方向产业学院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的专题汇报,并进行了讨论交流。
校党委班子成员李国钰、施勇、梅英、字文忠出席座谈会,学生处、教务处、发展规划中心主要负责人及部分二级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会。